現代物流業是重要的城市功能,也是推進經濟轉型的加速器。美國資深教授沃麥克在《改變世界的機器》一書中指出,21世紀現代物流將成為建設有活力的產業社會的源動力。現代物流業以其優勢資源配置、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經濟質量和效益的獨特作用,已成為繼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資源消耗之后的“第三利潤源泉”。現代物流業,迎來了一個發展的春天。
南京航空港、鐵路港、內河港、信息港“四港俱全”,具有發展物流業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南京物流業的發展,正面臨著三大新的機遇。一是南京城市新定位帶來的機遇。二是南京物流功能建設帶來的機遇。三是南京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帶來的機遇。
上海到南寧貨運如何把南京物流業發展的機遇,整合為南京物流業發展的優勢,把南京綜合交通樞紐轉變為區域性物流中心城市是南京構建現代物流體系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做好物流產業謀篇布局。目前南京正在制定新一輪物流業發展規劃。在功能定位上,目標是把南京建設成為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國際江海轉運大港、多式復合物流中心、承東啟西的物流發展平臺。在發展戰略上,重點考慮統籌發展生產性物流和生活性物流,統籌發展面向本地的物流服務體系和面向區域、面向近洋遠洋物流服務體系。在發展格局上,重點是推進江、海、河聯運和公、鐵、水、空聯運,在更高層面整合公路、鐵路、水路的物流資源,實現優勢疊加的發展。
在新一輪物流業發展的空間布局上,重點是構建“一場兩帶四區十節點”的物流產業發展空間布局。“一場”,就是建設好南京祿口國際機場,2012年完成中郵航速遞物流集散中心建設,2013年完成機場二期工程建設,打造“中國大型樞紐機場、航空貨運和快件中心”。2015年實現貨郵吞吐量55萬噸,2020年達到80萬噸;遠景規劃4條平行跑道建成后,貨郵吞吐量將達到220萬噸。“兩帶”,就是打造長江航運物流發展帶和環城物流發展帶,以水路、鐵路、公路設施為基礎,沿長江大力發展航運物流,沿環城公路鐵路大力發展公路鐵路物流。“四區”,就是建設好龍潭國際航運物流集聚區、祿口國際航空物流集聚區、下關國際航運物流服務集聚區、徐莊蘇寧電子商務集聚區。“十節點”,就是建設好西壩化工物流園、上坊農副產品物流中心、
上海到貴陽專線濱江鋼鐵物流園等十大物流節點。通過“一場兩帶四區十節點”的建設,形成承接合理、布局優化的物流發展新格局。
構建好現代物流體系。完善的物流體系,既是重要的城市功能,也是現代物流業發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在物流發展的構架上,我們的考慮是以國際化視野,統籌謀劃市域、區域、近洋地區生產、生活性物流,建設“四大體系”,打造“三個物流服務圈層”,搭建集貨、倉儲、分銷、配送四個環節完善的現代綜合物流發展格局。
“四大體系”,一是集疏運體系。展望未來,南京如何承接更多的貨運需求,成為當前我們物流業要從戰略層面考慮的重點問題。二是配送體系。結合新一輪產業發展,構筑與主導產業相配套的生產型、專業型物流配送體系;結合城鄉統籌發展,依托物流配送點,構建覆蓋城鄉的生活性物流服務體系,從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在倉儲和分銷方面,我們也在進一步細化規劃的制定。三是服務支撐體系。以電子口岸和南京公共信息平臺為支撐,以航運服務業集聚區為載體,以綜合保稅區政策為引導,促進物流公共服務與管理、企業運行和市場需求的融合,建立公開、便捷、高效的服務支撐體系。四是電子商務發展體系。據統計,2010年南京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2451億元,同比增長近40%;今年1~7月,全市實現網絡購物銷售60億元,同比增長100%;在全國電子商務網購消費力十大城市中,南京列第6位。下一步,南京電子商務發展的重點是全力提升行業整體應用水平,加強信用、支付、物流、稅收、統計、標準等支撐體系建設,著力培育發展一批本土的第三方、第四方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同時,作為全國首家軟件名城、“三網融合”試點城市和全國五個大區域通信樞紐之一,南京正在大力推進“智慧南京”建設,在頂層設計的基礎上,推出了“十大智慧工程”,其中“智能物流”是我們推進的重點工程,用信息化整合物流資源,拓展物流市場,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增強物流業的競爭力。
“三個物流服務圈層”,一是1小時高效配送物流圈。
上海到銀川物流主要是面向南京1小時都市圈,覆蓋寧鎮揚等8市、3萬平方公里、3000萬人口,完善服務南京都市圈內生產、生活所需的點到點物流配送功能,構建高效的“1小時送達”物流配送網絡。二是24小時內分撥及中轉配送物流圈。重點是面向長三角城市和全國各大中心城市,建設大宗商品集散中心和期貨交割中心,打造長三角和全國大中城市物流網絡重要樞紐。三是48小時內與國外物流網絡接軌的國際物流圈。重點是加速與國外物流網絡的對接,切實提高通關能力和通關效率,爭取在48小時內完成物流流程國內向國外的轉換,建立適應全球化環境的國際物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