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物流淮北兩物流成稅收試點
發布于:2011/11/29 來源:www.51ggdaii.com 點擊次數:
蘇州綜合物流園區等一批重點園區顯示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加大對物流業的扶持力度。鐵道部規劃建設的18個鐵路物流中心,已有9個建成投用。倉儲、配送設施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のkU品庫、液體庫、冷藏庫、期貨交割庫、電子商務交割庫以及自動化立體倉庫快速發展。
近年來,外資物流企業覬覦中國龐大的物流市場,紛紛涌入中國。對于跨國物流公司而言,通過收購本土物流企業,外資不僅能夠迅速建立本土網絡,
上海物流減輕進軍中國市場時“水土不服”的癥狀,而且能夠利用國內大量廉價勞動力降低該運營成本。
因此,本土物流遭遇了外資的“鯨吞蠶食”。例如,亞致力(Agility)、敦豪(DHL)、聯邦快遞(FedEx)等外資物流巨頭,通過中國建立了區域物流中心,或者收購本土物流企業,發動了中國內地物流業的“圈地運動”。
而從國內物流企業的角度來看,部分內地企業,苦苦掙扎在油價上漲、運營成本增加和利潤下滑的困境中,在虧損的邊緣徘徊,“單飛”難以繼續。面對外資洶涌而來,部分企業最終選擇了“委身”外資作為靠山。與外資一起“私奔”,不僅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幸存下來,而且能利用跨國公司先進物流管理和供應鏈體系,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因此,在雙贏的利益驅動下,物流行業的外資并購逐漸升溫。
有了政策的支持,瀘州港同成都等周邊城市、長江中下游及沿海港口的業務往來和聯系變得更加密切。2008年10月10日,瀘州市政府與成都市政府簽訂了兩市物流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旨在將瀘州港打造成為成都經濟區的通江達海的前沿物流平臺。近期,瀘州市政府同成都市政府正在商議,擬在成都龍泉購置土地,共同打造成都公路口岸和瀘州港無水港,延伸港口功能,貼近客戶服務。
2010年12月15日,瀘州市政府就與武漢市政府簽署《港口物流戰略合作協議》,以長江黃金水道為紐帶,加快中西部地區物流合作,
上海貨運公司為中西部地區內外貿物資提供更快捷的物流通道。同時,瀘州港與武漢港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推動船公司開行瀘州-武漢水上集裝箱巴士和武漢-洋山江海直達航線。四川外貿貨經武漢中轉直達洋山港,與到外高橋后再轉到洋山港相比,時間節約2天、成本節約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