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物流公司:貴港市建設低成本立體交通物流
發布于:2011/10/21 來源:www.51ggdaii.com 點擊次數:
貴港市物流發展軟環境不斷改善,政府部門服務意識明顯增強。市物流辦通過召開調度會、深入現場協調、實行月統計和半年通報制度,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存在的問題,使全市物流載體建設有新進展。目前,贛州綜合物流園區物流四路、物流七路道路及排水工程已竣工驗收,園區東部的銷售物流區和部分企業供應物流區開工建設……一系列工程項目或正在籌備或順利推進或基本完工。
規模以上物流企業作為全市物流企業的龍頭地位凸顯,帶動全市物流產業取得較大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全市貨運車輛噸位達10.5萬噸。通過各
上海物流公司的幫助指導和企業自愿申報、市物流辦考察和初審、召開評審會等程序,認定江西智榮物流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為第二批規模以上物流企業。全市規模以上物流企業總數達43家,其中貨物運輸企業35家,倉儲配送企業7家,貨代企業1家。規模以上物流企業運力、倉儲面積、營業收入和上繳稅收同比分別增加13.7%、65.6%、42.8%和38.3%,占全市比重分別為53.5%、1%、57%和73.6%。
貴港市物流辦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建立、逐步完善”的原則,依托贛州現代物流網,全面啟動贛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前期工作,大力推進我市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通過召開專題座談和研討會、組織赴江蘇、浙江、廣東考察,對我市物流信息的發展現狀、市場對物流信息平臺的功能需求以及物流信息平臺的定位、構架、主要功能和開發模式進行研究,確定了我市的物流信息平臺由監控中心、資訊中心、數據中心、交易中心、增值服務中心和政府管理中心等六大功能模塊組成,采取引進有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和管理經驗的企業合作的模式,統一規劃、分期建設。自2004年至2010年底我市共建設(規劃)了116個物流載體項目,其中綜合型物流園區和物流中心12個,縣(市、區)配送中心13個,專業化物流中心8個,倉庫(冷庫)83個。物流載體總投資19.71億元,總面積達1245.6萬平方米。
在南廣高速鐵路貴港段東環郁江特大橋施工現場,車輛穿梭,塵土飛揚,一派熱火朝天。貴港市交通運輸局總工程師鄭柏宗告訴記者:“截至9月底,該工程已累計完成投資1.805億元。大橋全長826米,引道長10.568公里,引道設互通式立交橋3座,分別與群山、貓兒山、江南工業園互通,即與貴港市江南工業園區和貓兒山港口相連。”
貴港良好的“軟環境”吸引了周邊地區的貨物到貴港港中轉。目前,
上海貨運公司已開辟貴港至黃埔及北方港集裝箱內貿航線,貴港至深圳、香港的集裝箱定期航班,以及貴港至珠三角和港澳地區的常年貨運航線,廣州港“穿梭巴士”廣西貴港支線和貴港至昆明(重慶)集裝箱等快運班列。如今,貴港港物流已覆蓋珠三角、云貴、大連、上海、福州、香港等主要港口和東南亞各地,西南、華南地區貨主借道貴港港中轉貨物的勢頭也十分強勁。
近年來,貴港市大力推進水公鐵聯運、航道整治、船閘和泊位碼頭建設、發展現代物流,構建低成本、低能耗的立體物流通道,使港口吞吐量一路“飄紅”,躋身全國內河十強港。1-9月,貴港港貨物吞吐量再創新高,達3103.96萬噸,比增10.33%。
如此一來,工業集聚區將與水公鐵物流節點有效對接,貨物不但可便捷高效地運輸,還可降低物流成本。近年來,貴港市著力構建暢通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體系,將水路、鐵路、公路三大通道合理配置,有機銜接,建設高效物流集疏通道,構建連通貴港與廣西各地、云貴川粵的便捷通道,貴港港成為泛珠三角經濟區的物流運輸干線。
貴港市交通運輸局局長寧德林滿懷信心地說:“到2015年,貴港市4級以上公路總里程將突破6000公里,基本建成鐵、公、水聯運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公路方面,形成"三橫兩縱"高速公路主干線網絡格局,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和市內半小時經濟圈目標;形成"四橫五縱"國省道一般干線網絡格局。鐵路方面,開通南寧至廣州高速鐵路和柳州至肇慶鐵路。水路方面,貴港二線船閘和梧州長洲三四線船閘的建設和竣工,貴港通航能力將極大提高。”
貴港市港航管理局局長楊萬山介紹:“1999年,我們建立了珠江水系第一家水運有形市場貴港市航運信息服務中心,每年發布航運信息達12萬條。今年3月,我們又率先建立貴港珠江船舶交易所,截至9月底,已有船舶308艘28萬載重噸交易成功。目前,我們正籌建西江黃金水道物流信息平臺,已完成系統開發,正開展項目立項和展廳設計及有關設備購置工作,確保在年底前投入運行,為港口物流發展和船舶安全運輸提供高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