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物流:保稅物流成深圳經濟增長發動機
發布于:2011/10/21 來源:www.51ggdaii.com 點擊次數:
深圳的保稅區擁有特殊的地緣和政策優勢、配套設施一應俱全。深圳特區兩年進出口總值103億美元,集裝箱吞吐量360萬標箱,這是記者昨日在深圳前海灣保稅港區采訪時看到的一組數據。前海灣保稅港區正式封關運作兩周年來,吸引了大批國際知名物流企業進駐,各項業務量居全國首位,使得這里成為前海片區經濟崛起的“發動機”。
管理局以“保稅區的發展是我們的驕傲,社會評價的好壞是我們的榮辱”為服務宗旨,實行“一站式”服務方式和緊貼國際慣例運作的管理模式,讓投資者安心、放心、開心。前海灣保稅港區只是深圳保稅物流業的一個縮影。深圳海關有關負責人說,保稅物流是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的一種新興形態,很多國際、國內知名企業為拓展發展空間,常常利用保稅物流提升市場競爭力。事實上,海關部門根據實際需要,支持企業在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等特殊監管區域拓展保稅物流功能,滿足了即時生產、零庫存、網上訂貨等新型生產、運輸和經營方式的需求。
據統計,深圳現有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包括3個保稅區、1個保稅物流園區、2個出口加工區、1個保稅港區;保稅監管場所包括27個保稅倉庫、35個出口監管倉庫以及1個保稅物流中心。目前,深圳保稅物流發展迅猛。從全國
上海貨運公司第一個保稅區的沙頭角保稅區,到隨后的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出口監管倉庫,再到目前開放程度最高、功能最全、政策最便利的保稅港區,深圳海關不斷從政策咨詢、設計規劃、功能優化等方面給予支持,培育深圳新的經濟增長點。
深圳保稅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抓住特殊經濟區域“先行先試”的發展機遇,正在實施保稅區“一區兩翼”發展戰略。這些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及保稅監管場所,已經成為深圳經濟的新高地。據透露,深圳海關鼓勵和引導企業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保稅監管場所內設立高端產品研發中心、檢測維修服務中心并開展倉儲、配送、分撥等物流服務,以此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有效地幫助企業降低經營成本。目前,華為、神舟電腦、騰邦、怡亞通等大批產業巨頭,充分利用海關便利政策,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
一家在沙頭角保稅區設廠的深圳手機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公司把生產工廠放在保稅區,就是看中這里優惠的產業政策和便利的
貨物運輸物流環境。目前,沙頭角保稅區內的手機企業已經從簡單的組裝發展到研發、關鍵配套零部件生產到市場開發以及售后檢測維修,初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產業鏈。“一區”就是推動福田保稅區向自由貿易區發展,在深圳中部率先建立起自由貿易區,“兩翼”是指推進在深圳東、西兩翼分別建設保稅區與海港和航空港聯動的國際保稅物流園,為今后在深圳東部和西部各建一個自由貿易區或自由港區奠定政策和產業基礎。
目前,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保稅區與港區聯動發展的鹽田港保稅物流園區,已正式封關運作,這將進一步提升深圳港作為國際樞紐港的地位,成為深圳建設國際化城市騰飛強有力的一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