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發展給網購帶來新氣象
發布于:2011/8/25 來源:www.51ggdaii.com 點擊次數:
上海物流公司對此也表示很無奈。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小物流公司負責人表示,由于物流配送環節的漏洞太多,現在保險公司基本不對電商的單件產品提供保險服務,快遞公司都要賠償的話也賠不起。
經歷了此前的爆倉、停運、漲價等風波后,此次物流公司更被爆出私吞保價費,某物流行業人士透露,“四通一達”(中通、申通、圓通、匯通、韻達)和順豐等物流大公司一般不會私吞電商的保價費,但其各地的物流加盟商收取客戶的保價費之后通常不會交到總部作為保險金。這導致家電在運輸過程中一旦損壞,便成了“無頭冤案”。
實際上,隨著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網購公司訂單大增,但中國國內物流的發展水平遠遠不能滿足電商發展的要求,第三方物流公司壓力大增。強壓之下,物流業經常出現送貨延誤、服務態度差以及運送水準參差不齊等問題,令消費者抱怨不已,電商也為之煩惱。
空調類B2C垂直
網站愛奈商城C EO張川日前曝料稱,一些物流公司私吞電商的保價費,把電商的保價費作為物流公司的額外利潤,而沒有交給應該給的保險公司。
此前,物流公司的漲價風潮直接導致了多家電商企業開始投巨資自建物流,此次披露的黑幕無疑更將加快電商自建物流的腳步。然而,電商本是輕資產的經營模式,在自建物流的巨大成本與企業利潤之間,家電電商們該如何權衡?
物流公司私吞保價費小電商傷不起
張川向記者透露:“7月29日,我發了2臺價值為28500元的高端空調到沈陽,全額保價加上運費一共679元。8月3日顧客打電話來說空調被摔壞了,
上海到青島貨運 拒收并且退回貨物。我讓北京收貨的物流公司賠償,對方工作人員竟然告訴我,保價費他們沒有上交給保險公司,所以只能賠3000多元,我表示不同意,后來對方領導說只能陪5000元。”
據了解,一些訂單量較大的電商會與物流公司簽訂“特別”合同,比如丟失和損壞比例在2‰,物流公司可以免賠,如果是超過2‰,則不管是什么原因都由物流公司按照零售價格的七八折來賠付。“吃虧的是訂單量少的小電商,大電商一般與物流公司簽訂了強勢合同,甚至要求物流公司提前交付押金。
而傳統實體銷售商國美、蘇寧利用線上、線下的先天優勢,轉戰電子商城。目前,國美與早期收購的庫巴網,形成電商雙品牌運作,通過國美強大的物流、采購平臺與庫巴的網絡技術與經驗的整合,使網上門店和實體門店有效結合和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