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產業的發展需加強自身發展
發布于:2011/8/24 來源:www.51ggdaii.com 點擊次數:
上海物流公司長期以來,我國鋼鐵行業比較“重生產、輕流通”,一度導致鋼鐵流通效率低下,社會重視創新程度缺失。
“十年前的那一套經營模式,到今天已經不太適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委會秘書長王建中告訴本報記者,“有時我們也不能責怪一些企業心態浮躁,畢竟滾雪球式地賺辛苦錢,任何行業都難以忍受”。
在激烈競爭的鋼鐵生態圈內,它反映了一個行業現實生態的真實縮影。
上海到南京物流 王建中說,當前中國鋼鐵產業鏈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但如果沒有流通企業的參與,中國鋼鐵產業鏈或許難以重塑。作為鋼鐵流通企業,亦應該加快找回并合理發揮起對引導生產、銜接產需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由于多年來受“大而全”、“小而全”傳統思想的影響,物流成本依然很高。
雖然有些國內許多鋼鐵生產企業、貿易商都擁有自己的運輸、倉儲等“硬件設施”,但與歐美日等鋼鐵強國相比,我們距離真正的“現代物流”仍存在很大差距。
自2002年以來,中國鋼鐵產業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期,十多年來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產鋼國和鋼材消費國。但與此相伴的鋼鐵流通業發展速度卻并不是十分匹配。自始以來,鋼鐵流通沿襲的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傳統交易方式,而且與我國鋼鐵生產企業的現狀一樣,
尤其是在加工中心建設、鋼材倉儲物流、電子商務交易服務等幾個方面,各類企業都在做不同程度的轉型和摸索嘗試,但總體來說現代化水平不足,管理水平參差不齊,信息化程度不高。更重要的是,不同的業務模式沒有整合在一起而形成供應鏈服務能力。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總經理宋玉芳告訴本報記者,“未來的競爭是鏈條對鏈條的競爭,而不是企業間的競爭”,單打獨斗不利于行業的發展,更不利于企業的發展。
市場機制建設缺乏規范
鋼鐵流通是市場競爭比較激烈的行業,
上海到南京物流具體表現為:沒有行業準入門檻、企業魚龍混雜、假冒偽劣時有發生、工商利益屢屢失衡……
除這方面以外,近些年來,市場仍有一些鋼鐵流通企業相互壓價競爭,不能抱團,一旦市場有風吹草動,就大打價格戰,自相殘殺。還有極少數企業不講信用,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缺斤短量,坑害消費者。鋼鐵流通企業也存在行業創新升級能力不足等問題。
不難看出,目前我國鋼鐵流通行業總體業態水平較低,已明顯不適應鋼鐵行業快速發展的形勢,同時也不適應現代商品流通發展的基本要求。